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

七美景點介紹

望夫石

七美的男人在以前大多從事捕魚行業,捕魚台語叫做討海,跟大海討一口飯吃的意思,如此的謙卑就是因為在茫茫大海中充滿了無數的危險艱困,很多人一出海就回不來,也因此七美以前又被稱為「寡婦之島」。相傳在望夫石附近住著一對恩愛的夫妻,男討海女作山,生活美滿,有日丈夫出海捕魚後,照例妻子在傍晚就到海邊等著丈夫歸來,可是這回似乎有所蹊蹺,等到深夜猶不見夫婿的船影,女子焦急地等到天亮,還是不見丈夫歸來,第二天、第三天,她就這樣持續地等下去,一刻鐘也不肯離開海岸,過了三、四天後,當島上的人過來探望她時,他已經倒地不起。後人將她安葬於海邊,說也奇怪,海邊的石島竟然慢慢幻化成人形,包括頭髮、身體、雙腳,更傳神的是連小腹都是懷孕女子的小腹,望夫石的傳說於是不脛而走。



雙心石滬














雙心石滬又稱頂隙滬,因為就位在七美頂隙的位置,建造這個石滬的老師傅也是吉貝人,吉貝號稱澎湖石滬的故鄉,整個澎湖700座石滬裡頭,吉貝一個村就佔了88座。七美雙心石滬之所以能名聲響亮,在於它的造型美麗浪漫,也在於它的保存完整,因為澎湖大多的石滬不是頹倒就是已經棄置,只有雙心石滬每年都會有維修工程在進行


石獅










冬日在凜冽的季風吹拂下來到石獅,滄勁的海水、灰濛的天際,無垠大海之下還真感覺到一隻蹲坐在海角的石獅,或是沈默、或是悲傷、或是帶點鬱鬱的寡歡。石獅和雙心石滬目前是七美能見度最高的兩處景點。


小台灣











所謂的小台灣就是比鄰在七美東岸海邊的一處海蝕平台,經年累月被海浪拍蝕的結果成為了形狀酷似台灣地圖的海蝕地形。站在小台灣居高臨下真的感覺99分的相似度,更傳奇的是連龜山島也具備了,是否暗示台灣跟澎湖是命運共同體呢!


龍埕











石龍由三大部分組成:一是龍的身軀,這是個摺皺地形,同時也是個海蝕平台。平台上還有海蝕洞和壺穴,光是這幾點就足以成為地質教室了。

第二部分是龍的頭,這裡又可以分成兩部分,一部份是龍的角和上半部,這邊是屬於較小型的海蝕平台,應該在以前是屬於龍的身體的一部份。另一部份是龍的下顎長長的伸出,這是屬於岩脈。所謂岩脈是火成地形的一種特有景觀,當火山爆發時,岩漿竄入地層中,地層中有裂隙而岩漿沿著裂隙流動而不噴發至地面,因為這樣的因素使得冷卻的速度較為緩慢,形成硬度較高的玄武岩,當地表的侵蝕活動進行時,四周的岩石或泥土被侵蝕掉而岩柱因為硬度較高而留著,形成長條形就稱作岩脈。在七美,岩脈相當的多,而石龍的下顎就是屬於岩脈。

第三部份就是龍珠,這也是屬於畫龍點睛的部分,剛剛好就有一顆龍珠在龍的嘴巴附近,這部分屬於小型的海蝕平台。



南嶼城











南嶼城以澎湖特有的玄武岩跟黑石堆砌而成,內有溜冰場、表演場等設施。比較特殊的是南嶼城的造型極富南洋與巴洛克風,不管是拱門或者兩邊城牆洞開的廊柱跟弧形門,都頗有羅馬競技場的遺風。



月鯉戲水區










月鯉戲水區雖是七美唯一的沙灘戲水區,但是附近的玄武岩地形仍然非常活躍,沙灘左方的玄武岩斜插入天際,頗有飛彈將騰空而起的氣勢;從沙灘左方走石路下去海蝕坪可看見大量車渠貝等海生物。坐在沙灘旁的涼亭內眺望七美燈塔和海水中戲水的人群,則又是另外一番情調。



七美人塚











相傳明朝萬曆年間,七美島常有海盜上岸滋擾搶奪,某日當島上男人大多出海捕魚之際,又有一批海盜從七美南方登岸,大部分老弱村民見狀紛紛躲到山洞內躲避,有7名在山上作食的婦女因來不及躲藏而被海盜發現,這7個女子一路逃到七美人塚附近終究被海盜圍擄,為了保有貞節不受凌辱,於是退到井口後相偕跳井自盡,等海盜離去後村民來到井邊救人時已經回天乏術。


村民為了追念這七位貞節烈女於是土填井口為墓,說也奇怪,井口上竟然就長出了七株常年茂綠的樹種-香花樹。當東北季風降臨七美時,七美島上的樹木都枯萎泛黃後,香花樹卻常年翠綠,因此贏得七美人的虔誠信仰。


七美燈塔











七美燈塔又名「南滬燈塔」,建在七美的最南端斷崖邊,1937年8月建造完成,是澎湖七座燈塔中最晚建造的燈塔,中間又經歷了數次整建。最後一次整建是在1989年,整建後的七美燈塔塔高8.3公尺,8000燭光,塔光可達19海浬,並由原先的無人看守燈塔,增建宿舍改派人員看守。


資料來源:沿著菊島旅行http://www.phsea.com.tw/travel/index.php/Main_Page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